1. 百科知识问答首页
  2. 问答社区

中国便秘日|约5000万国人正受便秘困扰,老人、女性最易便秘

3月28日是中国便秘日。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发布的《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也就是说大约有5000万成人正在受到便秘困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的患病率在逐渐升高,7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达23.0%,80岁以上可达38.0%。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高于男性!

便秘,是一种(组)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今天是中国便秘日

老人和女性最容易便秘

“老人容易便秘,一是因为年龄大了,吃饭量减少后,便量也会减少,便意也会减少,所以老人排便次数会变少,易出现便秘;二是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肠蠕动速度缓慢,也易导致便秘。”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吴咏冬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此外,摄入膳食纤维减少、缺乏运动、合并多种疾病和多重用药也是老年人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

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脱落、缺损,咀嚼功能减退,往往造成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驱体活动不便或卧病在床使老年患者活动量明显减少。另外,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钙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都是老年人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

“女性便秘,多是与活动量少、缺乏运动,肠道蠕动缓慢有关。”吴咏冬谈到,排便是一个习惯,一个反射,它受情绪、环境影响较大,而女性常常因为工作等原因忍着不排便,长此以往,这种不规律的排便习惯就容易造成便秘。还有一些女性进食量少,也会造成大便量少,便意减少。

此外,便秘在女性妊娠期非常常见,主要与孕激素、机械性因素和生活方式改变有关。妊娠期由于孕激素作用,胃动素减少导致结肠蠕动减慢;妊娠6个月以上时,子宫增大,压迫肠管,使肠内容物运行障碍;饮食习惯改变和运动减少也参与便秘的发生。

防治慢性便秘,先从饮食、良好的排便习惯入手

吴咏冬建议,预治便秘,首先要建立好定时定点的良好排便习惯,“不能凭着感觉,有一搭没一搭的,这就建立不起来排便的条件发射。”

晨起的起立反射可促进结肠运动,有助于产生便意。调查显示大部分人群的排便行为在早晨,男性一般在上午7∶00至8∶00之间,女性则较男性晚1 小时左右。另外,进餐后胃窦扩张、食物进入十二指肠诱发的胃结肠反射和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均可促进结肠的集团蠕动,产生排便反射,有利于成功排便。

因此,建议在晨起和餐后2 小时内尝试排便。最好在家中如厕,排便时需集中注意力,避免受到与排便无关的因素干扰,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其次,推荐便秘患者采取蹲位排便姿势。有研究证实,相比于坐位排便,蹲位时腹压并无明显增加,且此时耻骨直肠肌放松,排便时的直肠肛角变大(大于正常坐位,126°比100°,P<0.05),直肠管腔变直、排便所需的直肠应变就小,有利于粪便的排出;蹲位排便可缩短排便时间,改善排便费力,提高患者排便满意度。

第三,要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增加运动等增加膳食纤维可改善便秘症状谱,包括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疼痛和结肠转运时间等,推荐每天的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为20~35g,并推荐使用可溶性膳食纤维;每天摄入2 升水会增强膳食纤维的通便作用,因此多项便秘指南推荐每天的水摄入量为1.5~2.0L。

规律的体育运动可缩短肠道传输时间、利于通便,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车等对改善便秘有效,一般推荐每天的运动量为30~60 分钟,每周至少2次。

吴咏冬医生提醒,如果调整生活方式后依然无法缓解便秘,要及时就诊消化科。

本作品(图文、音视频)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yu.jianchun@qq.com